很明顯地,這麼做會讓這個 QR Code 看起來 "密度" 很高。但更重要的是 B 條碼的每個模組都變小了,而這可能造成某些讀取設備的讀取困難 (因為 "看" 不清楚了)。
聰明的讀者或許已經猜到,
關鍵就在模組大小!所謂的模組就是 QR Code 裡面的黑點或白點。而 QR Code 最小的規格是 21 x 21 個模組 (不含白邊) 並且被取了個 Version 1 的名字。接下來的 Version 2 是 25 x 25 個模組、Version 3 是 29 x 29 個模組、每增加一個 Version 就代表邊寬增加四個模組,依此類推。
回到原來的問題,既然模組大小是關鍵,一個模組要多大才理想呢?這部份與讀取設備有很大關係,有些企業是內部流程應用 QR Code 並有專門的掃描器,就可以做比較小。但如果你希望 QR Code 有機會被第一代 iPhone 等
沒有自動對焦鏡頭的手機讀取的話,每個模組至少要 0.80 mm x 0.80 mm。
都已經快 2013 年了,還需要考慮有沒有自動對焦鏡頭這種事嗎?這有點見仁見智,所以簡單查了一下 ePrice 網站的手機資料,給大家做個參考。目前 (2012-11-20) 有在台灣賣的手機型號裡面,71.9% 都是有自動對焦的。其中 Android 手機裡面有 46.5% 是有自動對焦的,而 iPhone 則是從三年前的 3Gs 起就都有自動對焦了。當然,以上只是單純就在販售中的手機型號做統計,並未將各型號的銷售量納入考量。以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程度,個人是認為 QR Code
每個模組大小 0.60 mm x 0.60 mm 以上就很安全了 (當用於平面印刷時)。
(每隻手機的鏡頭能力不盡相同,若想測試一下自己的手機可以讀到多小的條碼,可以下載我們 QuickMark 的
QR Code 視力表 。)
所以如果以最小的 Version 1 QR Code (A 條碼) 來做試算,建議的最小安全尺寸是:
(21 + 8) x 0.60 mm = 1.74 cm (這是含白邊,所以有 +8。不知道為何要留白邊的請看
這篇)
再用個更實際的例子做試算:假設你需要做一個 QR Code 讓消費者掃描之後可以直接下載你開發的 iPhone app,你做出來的 QR Code 很可能會跟前面的 B 條碼一樣大 (Version 5),因為 Apple 給的原始下載連結就差不多那樣長。那麼,你的條碼的最小安全尺寸就是:
(37 + 8) x 0.60 mm = 2.70 cm (含白邊)
萬一你剛好符合上述應用狀況,卻偏偏有 iPhone、Android 兩個下載用的 QR Code 需要製作,那且不是要兩倍的版面?其實不然,我們認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法是只做一個 QR Code,但靠後端系統的處理,讓任何掃描該條碼的消費者都能自動被帶到正確的下載網址,無論他們使用什麼手機平台。如果你對於這樣的功能有興趣,請參考我們的
QuickMark Color QR Code 製碼平台。除了可以設計好看的造型 QR Code,還能幫你節省許多的版面,一舉數得!